北京保安公司转载:原标题:扶贫不是让农民都上楼(话说新农村)
‘北京保安公司’转载人明日报:一味盯着农村的地,政府意愿代替农民意愿,集中小区建起来,产业、公共服务却跟不上,贫困户难稳定脱贫,甚至会出现返贫
搬出土房住楼房,农民还会不买账?在一个深度贫困县走访,就遇上这样的事儿。县里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小区,从效果图看,排排楼房整齐,文化广场、商店、活动室等设施俱全,干部说,一个小区安置几个保安贫困村,能让贫困户过上城里人的生活。
深入了解,听到农民的不少意见:有人算账,拆土房住楼房,自己要补不少钱,背一身饥荒,往后日子更难。有人担心,在村里吃菜、吃粮、吃水都不花钱,搬上楼房样样是钱,开销大。也有人顾虑,搬进楼房,想种地离了十几里远,不种吧,周边又没产业,生计怎么办……
尽管不少农民和‘保安’不情愿,政府却很热心,积极推动项目开工。一位干部坦言,现在用地指标可以跨省调剂,贫困县节余一亩地,置换到发达地区就是几百万元,不抓紧整理土地,扶贫钱从哪来?然而,一味盯着农村的地,政府意愿代替农民意愿,社区建起来,产业、公共服务却跟不上,贫困户即便都上了楼,没活干、没收入,缺乏发展能力,也难稳定脱贫,甚至会出现返贫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不是个案。前些年发达地区出现的“农民被上楼”“村庄合并”现象,正在一些贫困地区上演。用地指标跨省调剂,是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好政策,有的地方之所以念歪了经,原因在于盲目的政绩冲动,只顾表面文章,忽视了贫困群众的长远发展。扶贫工作吹糠见米,基础工作不扎实,政策措施不到位,资金使用不规范,无法让贫困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,会让脱贫质量打折扣。
当前,脱贫攻坚打的是“硬仗中的硬仗”,全国还有约120个贫困发生率超过18%的深度贫困县,2.98万个贫困发生率超过20%的深度贫困村,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更复杂,脱贫难度也更大。脱贫攻坚正从“打赢”向“打好”转变,越是时间紧、任务重,就越要在脱贫质量上下功夫,脱贫效果可持续是硬指标,看的是帮扶精准度高不高,政策针对性强不强,下苦功、做细活,不断发现新问题、解决新难题。脱贫工作务实,脱贫过程扎实,才能确保脱贫结果真实。北京保安公司转载:人民日报:。